Friday, January 30, 2009

禪在心中

三千多年前,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,証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嘆言:「奇哉!奇哉!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。」現在,二十一世紀的人類雖然能上太空,並可透過網路掌握全球資訊,但眾生不論在地球的東西南北,生老病死的威脅始終存在。縱使目前身強力盛,叱吒風雲於各個專業領域,但能保有多少時日才無遺憾?

探索不可知的未來,適應社會、環境等各方面的變化,都是現代人身心需要承受地重大課題。想穩紮穩打地理出一條生路,不少有志之士開始透過禪修來定心。

永嘉大師云:「行亦禪,坐亦禪,語默動靜體安然。」禪遍於一切處,體會與否完全在這一念心上。中國禪宗三祖僧璨法師久患風病,請二祖慧可和尚懺罪。慧可 曰:「你把罪拿出來,我幫你懺罪。」璨良久云:「覓罪不可得。」可曰:「我已把你的罪懺好了。」這就是從心入手,直指根源的禪法。

雖說「病由心生」,但世間人還是需要更具體的方式來用功。惟覺老和尚提出的三環一體--教理、福德、禪定,就是在每一個角落,都能入道的方便法門。若能於生活中仔細體會,舉一反三,就知其妙處無窮。

教理就是正確的知見。諸佛菩薩或是高僧大德留下的經文或語錄甚多,中台山各分院教授佛學課程,都能讓大眾熏修因果、緣起、自利利他及心性本具的妙理。有了正知見引導,就能明了是非對錯,而不易走錯路、走遠路。

福德就是廣修一切善法,實踐圓滿地待人處事之道。當領取每一件執事工作,不論大小或難易,都能用心完成。在與大眾共事時,尊重體諒對方,不居功委過,和合且圓滿地達成任務。

禪定就是處境不動。在禪堂內,初能對治妄想執著昏沈,進則一念不生,契悟本心本性。參加禪修課程或禪七,都可幫助自己達到淨心定心明心的目的。

教理、福德與禪定雖分為三,其實相互融通。如果沒有福德,善緣不具足或沒有禪定,心靜不下來,又何嘗體會出教理的廣博?唐朝百丈懷海禪師為東土第九代祖師,他訂立叢林清規,奉行「一日不作、一日不食」的生活準則。曾開示大眾:「心性無染本自圓成,但離妄緣即如如佛。」這樣的行誼,全都是三環一體的展現。

六祖慧能大師云: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,離世覓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」眾生希望解脫苦惱,不必離開這個世界,而是應回歸到自己的清淨心中。世間善惡境界終會過去,但清楚明白的這念心卻能亙古常存!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